2016年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首次突破10000家。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加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中國新三板市場發展如火如荼。然而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會暗藏著諸多問題。
我們通過回顧2016至今新三板市場的相關數據及動態,共同見證國內新三板的發展。
2016年年底掛牌企業突破10000家
新三板市場從去年至今,2016年7月掛牌公司數量為7886家,到2016年年底增長至10163家,首次突破一萬家。2017年1月,數量增長到10354家,半年時間,掛牌企業數量增長了31.3%。可見,資本市場遇冷,一定程度上的確減緩了掛牌企業數量的增速,但并不影響增長的大勢,而且進入2017年掛牌企業數量又有加速增長之勢。
新三板企業更多的是協議轉讓的方式交易
截止到今年二月,在1062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做市轉讓的僅1640家,有8987家均為協議轉讓,占到了84.6%。從2016年7月至今年二月,做市轉讓的企業數量幾乎沒有變化,僅增長了39家,協議轉讓企業承擔了新三板掛牌企業增長的主力,增長了2763家。
眾所周知,新三板較主板的區別主要一點就是股票的流動性,協議轉讓擁有自主性強,方便套現等特點,自然深受歡迎,但在流通性方面,有專業的第三方協助,股票的交易和流通明顯更具優勢。
新三板掛牌企業行業分布情況
2016年12月31日,在1016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制造業企業數量多達5158,占比過半。第2-5位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不得不說,制造業為社會高速穩定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支撐。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企業信息化已經成為“必修課”,與之相應的信息技術與軟件服務業也得到了發展機遇,加上經濟轉型,第三產業的推進,服務行業創業數量也占比較高。
企業數量年增長率排行教育增速可觀
從企業的年增長率來看,教育行業或許或者說已經成為一個“風口”,企業數量年度增長達到了27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年增長197.1%排行第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年度企業數量增長176.3%。教育行業誠然去年以來被廣泛關注,51Talk赴美上市困難重重,而前幾天新東方正式在新三板掛牌,或許新三板將成為教育行業掛牌的更優選擇。
綜合上兩個圖,可以看出,金融業由于從業門檻和限制等原因,企業數量和增長率都比較低,與之相應的采礦業也在國家大力促進經濟轉型的情況下,掛牌企業數量增長排在倒數第二。
新三板十億俱樂部入圍企業數量近500家
2015年,新三板掛牌企業中,估值過10億的企業有294家,占新三板全部掛牌企業的5.7%,2016年,估值過10億的激增至482家,而占比4.7%,下降了1個百分點。可見優質企業的誕生速度較企業掛牌速度,還顯稍慢。
這也暴露出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眾多新三板掛牌企業中,非優質企業占比過大,這與掛牌和監審相對松弛有關,我們在下文會繼續談到。
新三板僵尸股近6成
據公開數據顯示,新三板全部掛牌企業中,有57.27%的企業在掛牌后沒有發生交易,即“僵尸股”,活躍的股票僅占42.73%。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除了新三板交易流通性差的特點。
問題與趨勢
1.股價蹦極。為規范新三板市場交易,協議轉讓規定了漲跌板,不少企業為了拯救自己的股價,出現了收盤前一手漲停的現象,從而防止股價無限下跌的慘狀。
2.新三板與私有化。去年,中國出現了一批納斯達克上市企業退市,并私有化的趨勢,以世紀佳緣為例,回歸國內市場的方式便是借了國內新三板掛牌企業百合網的光,而這種回歸,對于許多企業來說,新三板無疑是最優質的選擇。
3.轉板。如今的新三板不少掛牌企業,進入2017年掀起了一場IPO轉主板的浪潮,“逃離新三板”一度被關注,一方面,這是企業應國家政策推動的利好信息,另一方面,轉板前后的估值差也給人看到了套現的機會。
盡管問題不少,但不得不說,新三板仍然是優質企業孵化和發展的溫床。誕生了許多“獨角獸”企業,且發展迅速,無論是政策利好還是創業熱潮的推動,以及創新園區的不斷試點,都為優秀企業的出現耕出了一片沃土。隨著2017年對于新三板的關注和規范化的加強,一個更加有序的市場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