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員工其實與在職員工、外部客戶同樣重要,只要公司付出真誠的努力,有相當數量的離職員工都可以變成公司的擁護者、客戶或商業伙伴,繼續為公司創造財富。因此,企業有必要建立“一朝是員工,永遠是朋友”的氛圍。
歡迎回流,建立制度
美國《財富》雜志曾研究發現:一個員工離職以后,從找新人到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薪水的1.5倍,而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離職員工對公司的業務流程與企業文化比較熟悉,可以用跳槽后的經歷對原先不適合的地方加以改進;其次,員工選擇再回到公司一般都已經過深思熟慮,忠誠度也會較高。所以,企業可把離職員工納入人才招聘范圍,建立返聘制度。但返聘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重新評估返聘員工的能力與經驗,保證與崗位的匹配性。時隔多日,公司的業務或職位已經發生變化,必須弄清員工是否還能繼續勝任原來或者新的崗位。
2.員工的歷史檔案要保留完整,返聘前先回顧其過去在公司的經歷與貢獻,對價值員工熱烈歡迎,問題員工則慎之又慎。
3.設立返聘條件,比如限制返聘次數與時間。
4.對于價值員工,可采取“準返聘制度”,即公司允許員工在職業倦怠期用一個月時間出去找工作,這跟“停薪留職”有類似之處。對于一些離職讀研或出國的員工,可以重點考慮返聘。
穩健的掌舵:糾正“尾流”
如果把員工離職看作一次小小的危機,那么危機也是機會,公司可以從離職員工那里找到一個自身改進的切入點與突破口。因為往往離職的員工比較了解公司而且也敢于說真話。
當員工提出離職時,他心里一般會有很多沉積的話,包括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人力資源部要盡量多地進行了解與收集。人力資源部一方面要與離職員工充分溝通,另一方面要與業務部門溝通,做好“中間者”的角色。有一家公司規定,員工必須在人力資源部領取離職申請單,為的是在員工填寫申請前,人力資源部先做離職面談,而不是等用人部門審批離職后再做面談,這樣就可以通過溝通盡量挽留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離職員工的主管一般會有些主觀的看法,人力資源部門必須站在兩者中間,跳出事外看問題,并在員工心目中建立公平公正的信任感。
導致員工離職的原因很多,分析起來比較復雜,人力資源人員可以借鑒著名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翰威特(Hewitt)的調查結果,這個調查提出導致雇員離職的關鍵要素集中體現在7個方面:
領導層:員工與領導層之間的互相信任程度;
工作任務:員工工作/任務的影響(獲得認可),工作的挑戰性及對工作的興趣;
人際關系:與上司、同事、客戶及下屬等多維度人際關系的處理;
文化與目的:員工是否具有目的感以及強烈的組織價值;
生活質量:實際工作環境,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的平衡;
成長機會:獲得晉升、成長、訓練和學習的機會;
全面薪酬:工資與經濟性報酬、福利。
企業對離職“尾流”的分析,非常有利于透視企業深層次的管理問題,找到企業改進與變革的突破口。公司可以讓離職員工留下更加完美的“尾流”,同時讓在職員工看到,他們如果將來離開公司同樣也會有如此美麗的“尾流”。一個有眼光的企業,一定是把離職員工當作一種寶貴的人才資源來經營,并把員工與企業的每一個接觸點當作企業的價值創造點,這就是人才的延續管理,也是一種高明的人才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