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企業的要素無非是人、財、物,企業要想正常運營和持續發展,就要圍著做事和管人兩個核心轉,無論是做事還是管人,都要處理好網狀的關系。這些關系包括:事物之間的關系、人和事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不同層次的組織之間的關系,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系等。而這些關系又可以分為外部關系和內部關系,例如同一企業兩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就是內部關系,而企業與國家、政府、社會、消費者等的關系就是外部關系。
企業與外部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處理好企業與外部的關系反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如何處理企業與外部的關系呢?本博分三篇文章為大家介紹。
管理好企業與外部之間關系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樹立企業道德觀念,這也是五行管理學核心要素之一。
我們在討論企業道德觀念之前,先看看人們熟知的《三國演義》中的幾個歷史人物。《三國演義》中性格對比最鮮明的就是曹操和劉備。曹操可謂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他有才華,有能力,但德行不高;而劉備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他寬厚仁愛,重情義。除了這兩位,我們再對呂布和關于兩位叱咤風云的戰將進行對比,呂布武功高強,一表人才,卻不仁不義,殺死義父和朋友丁原,又因美女貂蟬殺了有知遇之恩的董卓,最終無人留用。關羽在曹操百般誘惑下都沒有背叛桃園誓言,在后來的華容道為了報答曹操的恩情放走了他,被后人認為是“忠義兩全”的楷模。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德才兼備的人被人稱頌,而能力強品德低的人遭人唾棄。這種善良與邪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一對對相反的范疇就是道德的尺度。做人是這樣,經營企業亦是如此。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的基本單位,必須具備社會道德觀念,才能使企業被社會接受和認可,才能得到人們的支持,才能維持長久的發展。如果一個企業不注重社會道德觀念,有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必將被社會拋棄。
為什么說企業道德觀念有利于管理企業與外部的關系呢?企業道德是企業經營中形成并且遵守的群體性道德原則與規范的總和。樹立企業道德觀念,建設現代企業道德,有利于協調企業內外部各種矛盾關系,改善企業的發展環境,從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于提高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現代企業怎樣樹立道德觀念?樹立企業道德觀念、建設企業道德的方法很多,如教育、引導、影響、鼓勵、法律、獎懲等等。通常來說,人們會通過傳授企業道德知識和總結企業道德經驗提高企業道德水平,通過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提高企業道德水平,利用典型誘導和輿論揚抑的方法提高企業道德。
管理企業與外部的關系(二):服務社會觀念
在前文中,我列舉了管理企業必須處理的各種關系。如何處理企業與外部的關系,五行管理學對此問題作出了回答,前篇文章介紹了企業道德觀念,本文重點介紹第二個關鍵點——服務社會觀念。
雷鋒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是共產主義戰士,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張先生是一家大型企業的老板,在九十年代就率先富起來了。2000年前后,他不顧家人的阻擋與朋友的勸說,毅然放棄了公司的發展,開始了創辦教育培訓機構。他認為人才是國家的未來,一個人如果能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令人民安居樂業,使國家繁榮富強,就不枉活一世。在他的帶領下,該培訓機構不以營利為目標,不以跟風為潮流;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狠抓教學質量,理論結合實踐。數年來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也獲得了不少的收益。
雷鋒樹立了個人服務社會的典型,張先生通過創辦培訓機構更多地服務了社會,這都是服務社會的優秀表現。現代社會中,雖然說每個人都不一定要成為雷鋒,每個企業也不可能都要辦培訓學校,但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需要各種人才的支持,需要各行各業的推進,如果每個人、每個企業都能樹立服務社會的觀念,那么人們將會更多地服務社會,更大地實現價值,企業將會那么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必然會得到提高,企業的效益也自然會增加。
為什么說處理好企業與外部的關系需要樹立服務社會觀念?服務是企業的生存基礎,沒有服務就沒有產品,企業也就失去了生存之根本;服務是企業的發展條件,沒有良好的服務,就不能滿足需求層次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客戶群體;服務是企業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的源泉,當前同類商品并無明顯的技術差別,而服務對于幫助顧客實現產品的效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現代社會的競爭是服務的競爭。企業該如何樹立服務社會的觀念?企業要樹立服務社會的觀念,一要把服務社會觀念上升到戰略高度;二要建立和完善企業的服務體系;三要教育和引導員工具備服務意識。
綜上所述,管理企業與外部的關系,企業在營利的同時又能得到外部的關注和支持,必須樹立服務社會觀念。如果企業沒有服務社會的觀念,就可能做出一些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舉動,這將對企業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利于企業實現更多的利潤,不利于企業未來更快地發展。
管理企業與外部的關系(三):樹立公眾利益觀念
在前文中,我列舉了管理企業必須處理的各種關系。如何處理企業與外部的關系,五行管理學對此問題作出了回答,前篇文章介紹了企業道德觀念和服務社會觀念,本文重點介紹第三個關鍵點,即公眾利益觀念。
我們仍然借幾個例子來回答這個問題。民權縣某磷酸鹽化肥廠于2008年8月,使用高砷硫鐵礦制硫酸,污染大沙河的水超過1000萬噸,造成的最大處理砷污染事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并嚴重危害了人們的生命和健康。三鹿奶粉事件中,因為在嬰幼兒奶粉中添加了化學物質“三聚氰胺”,導致數千名嬰兒出現腎結石的疾病。
什么是公眾?社會大眾就是公眾,消費者也是公眾的一部分。什么是公眾利益?公眾利益就是社會大眾的利益。為什么說樹立公眾利益觀念,有利于處理好企業和外部的關系,有利于管理好企業?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化肥廠沒有處理好污水,把含有劇毒物質的水排入河流,而河流是人們賴以飲用、生活和養殖的水源,這就侵犯了公眾利益。這樣一個置人民健康和國家法律于不顧的企業,能不能得到人們的寬恕?會不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企業樹立公眾利益觀念,一是有助于端正企業的經營方向,只有明確了方向,擺正了位置,弄清了使命,企業才能夠持續經營;二是有助于提升企業形象,如果一個企業能夠視產品質量視為生命,只有視公眾利益為首位,必能使社會公眾形成良好的印象和評價;三是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能夠考慮到社會公眾的利益才能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從而得到更多的消費者,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企業如何樹立公眾利益觀念?在追求自身利益和自身發展的同時,應必然地將微觀利益與宏觀利益相統一,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所以,企業要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要嚴防生產過程中的社會公害,要恪盡社會道義要,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要正確引導消費的合理性發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所以,企業管理中,處理與外部關系必須樹立公眾利益觀念,常常反省自己的產品質量是否令人放心?服務是否令消費者感到貼心?三廢處置是否令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