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國“鋼鐵強國”的目標正在完成。12月16日,我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履行會長何文波在我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上表明,“鋼鐵強國”的三大特征表現為影響力、自主性、奉獻度,我國鋼鐵要在“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方面體現對國際的奉獻,不只能出產他人現已有的東西,還能創造出國際上沒有的東西,在國際冶金技能開展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何文波說,國際鋼鐵工業正在向綠色轉型,如何創造一個全球鋼鐵都能夠積極參與并各展其能、為全球鋼鐵減碳作業作出獨特奉獻,從而使國際鋼鐵成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可靠力氣的新的綠色標準和評價機制,對國際鋼鐵是個應戰,也是對我國鋼鐵“軟實力”的考驗。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目標,加速轉型晉級,高質量開展之路越走越快。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做的最成功的兩件事就是“建造”和“制作”。
我國鋼鐵工業作為我國經濟建造的根底性和支柱性工業,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經歷了繼續的高速開展,擁有了國際上功能最完整、規劃最巨大的鋼鐵工業體系,裝備了國際先進的裝備工藝和技能,向國際供給了豐富齊全的鋼鐵產品,是真正的國之重器、鋼鐵脊梁。
何文波認為,在完成自身開展的一起,我國鋼鐵工業還全面支撐了下流工業高速開展、走向國際。
我國以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速度,快速完成了城鎮化和工業化,繼續幾十年的大規劃建造和被稱為“國際工廠”的制作才能,其根底支撐首先就是鋼鐵資料。據測算,在近幾年我國每年出口的各類產品中,鋼材直接出口量均超越1億噸,2022年到達1.13億噸,這比美國和日本各自全年的鋼鐵產值還要多。一起,我國鋼鐵不只在數量和品種上滿意了大規劃建造和大規劃制作的需求,并且在價格上也一直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價格。
跟著綠色化、智能化在全工業的覆蓋率、浸透率快速提高,鋼鐵工業也變得越來越新,正在步入新的開展階段。何文波表明,我國鋼鐵工業作為本錢密集和技能密集的超大規劃流程性工業,為一日千里的新一代信息技能供給了最佳使用場景。數字賦能全面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工業的想象,無論是在環境技能還是在數字技能方面的開展和使用,當今的我國鋼鐵都站在了國際前沿。
針對當時局勢下鋼鐵職業高質量開展,何文波介紹了我國鋼鐵工業開展局勢并提出定見:
一是鋼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制作業鋼材消費份額繼續提高,我國鋼材市場展現出強壯耐性。盡管房地產用鋼需求下降,但轎車、造船、家電等職業用鋼需求添加,彌補了總量的不足。
二是鋼材消費總量已達峰,總量下降是必然趨勢。從速度到質量、從總量到品種,作業重心的轉換正在進行。經濟社會消費結構的轉變,鋼鐵技能進步,資料代替等均影響我國鋼鐵的消費需求。
三是有效益的增加是高質量開展的必然要求。有必要考慮加速導入碳束縛,重估“產能”辦理效用。要堅持不懈控產能,要學會市場化的方法,建立新的機制。不只需求技能立異、辦理立異,更需求制度立異、辦理立異。
四是鋼鐵減碳無論有多少妙計,大力促進再生鋼鐵循環使用是首選。2022年我國現已有120億噸鋼鐵積蓄量,廢鋼消費量超越2億噸。
五是鋼鐵資料的優良特性(性價比和可循環特性)遠遠沒有被充分開發和使用,“資料晉級和資料代替”空間無限、任重道遠。2022年我國鋼結構加工出產值超越1億噸,2015年僅為5000萬噸。過去七年鋼結構加工出產值翻了一番,方案2025年鋼結構使用到達1.4億噸,2035年將到達2億噸。
最后,何文波表明鋼鐵職業要做好以下重點作業:聚焦一個根本任務——提高工業根底才能和工業鏈水平,堅持兩大開展主題——綠色開展和智能制作,著重處理三大職業痛點——控產能擴張、促工業集中、保資源安全,繼續推動我國鋼鐵工業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