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2月12日電題:感受數字技術帶來澎湃動能——來自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的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魏董華、許舜達、張璇
機器人搭載著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和神經網絡技術,未來可以服務千家萬戶;炫酷的3D數字技術帶你“穿越”到宋朝街景中拍張個人寫真;給挖掘機裝上“數字心臟”,像“玩游戲”一樣遠程操控……在浙江杭州舉行的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記者近距離感受了數字技術發展的澎湃動能。
數字讓生活更智能
機器人正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助手,烹飪美食、修剪草坪、照顧老人……這一幕或許將不再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在數貿會現場,來自特斯拉的類人機器人一經亮相,便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打卡。
特斯拉現場工作人員解云介紹,特斯拉機器人通過最為核心的“大腦”、發送指令的神經網絡等技術,已能完成行走、上樓梯、下蹲、拿取物體等動作,既能承受約半噸的重物,也可以完成輕薄物體抓取、操作機械裝置等高精度動作,預計將在3至5年內實現大規模量產。
首屆數貿會以“數字貿易商通全球”為主題,匯聚了境內外800余家數字貿易頭部企業,現場展示包括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影棚、人形機器人、智能座艙、智慧交通等在內的諸多數字化新技術、新產品。
數字讓產業更具韌性
通過手柄、電腦遠程遙控,無人駕駛的挖掘機可以在零下20攝氏度、4000米海拔的低溫缺氧環境中作業……展會現場,網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易伏羲與中建八局聯合研發的挖掘機器人,正在四川理塘參與西南重點基建項目建設。通過遠程客戶端就能完成“點哪挖哪”、一鍵倒土、一鍵刷坡、一鍵裝車等游戲化操作。
展會工作人員介紹,高原施工環境危險,遇到隧道、懸崖的施工環境可能出現側翻、坍塌等事故,在效率提升的同時,挖掘機器人也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
“在數字時代,研發服務、數據服務、商務服務、營銷服務、售后服務、產業鏈服務等,都在快速地以數字化的形態出現。”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江小涓認為,數字化的售后服務以遠程服務來替代,這是產業化保持韌性的一個表現。數字化平臺則可以幫助很多企業接鏈和補鏈。
她舉例說,一家大型工程設備生產企業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設備在運作,一旦發生故障無法抵達現場進行維修,可以借助數字化把售后服務線上化。“科技人員不需長途旅行,通過5G設備與當地聯系指導維修設備故障,這就是知識和技術跨界流動的數字化體現。”
數字讓國際合作更深入
“過去,柬埔寨龍眼種植農戶時常遇到滯銷問題。”柬埔寨駐上海總領事謝志君在數貿會上說,“很高興通過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合作,柬埔寨龍眼能夠上線中國電商平臺,數字化平臺為我們打開了銷售新天地。”
數字貿易作為貿易新形態,正成為我國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的“新引擎”,也為世界經濟復蘇與全球貿易增長注入了新動能。數貿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服務貿易總值2.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4%。今年上半年,我國數字服務貿易額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數字服務出口6828億元,增長13.1%。
數字技術在文化領域的運用也締造了更多國際友好合作的動人故事。尼泊爾在幾年前的一次強烈地震中,大量珍貴文物古跡遭到嚴重損壞。此后,浙江大學團隊用數字化方法記錄和再現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九層神廟的修復過程。
“這是尼泊爾工匠運用傳統工藝在雕刻,包括如何清潔和運用工具;這是復建塔樓的三維模型……”展會現場,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李志榮向記者展示了一份別具意義的資料——高清圖版、視頻以及三維點云數據,這些均采集自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文物修復現場。
“九層神廟援建工程見證了中尼兩國人民友好文化交流,期待這份數字檔案成為兩國的共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