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來,任憑世界風云變幻,中烏兩國一直風雨同舟、守望相助,兩國經濟協作不斷深入展開。建交之初,兩國經濟往來十分有限。60年來,中烏經貿務實效果不斷落地,經貿協作不斷深化,我國已成為烏干達第一大外資來源國、第一大工程承包方和第三大交易同伴。到2021年年末,我國和烏干達之間的雙邊交易額已超過10.7億美元,增幅達到28.5%。我國在烏直接出資已增至7.1億美元。在兩邊的共同努力下,包括坎帕拉—恩德培高速公路、伊辛巴水電站以及恩德培世界機場改擴建等一批烏要點基礎設施項目現已完結。我國還通過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等多種形式為烏展開供給了很多經濟援助,為烏經濟社會轉型供給了重要助力。
交易方面,烏98%的產品已可免稅進入我國市場。我國世界進口博覽會、中非經貿博覽會、廣交會等平臺為烏優質特色產品打開了直通我國市場的大門。
出資方面,我國海油出資的艾伯特湖區油田現已成為我國在烏最大的出資項目,出資額超過47億美元,出資項目將為烏發明超2萬個就業機會。中烏姆巴萊工業園、遼沈工業園等9家產業園區相繼在烏建立并取得活躍成效。現在各園區出資總額逾2.79億美元,入園企業出資約3.48億美元。
承包工程方面,到2021年,新簽署合同額達14.3億美元。本年4月,中交公司承建的恩德培世界機場貨運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為烏新鮮和優質農產品走向世界市場供給了保證。特變電工在烏施行的鄉村電氣化項目更是協助超過17萬戶鄉村家庭接入國家電網,有力處理了烏鄉村地區用電難問題。
衛生方面,自1983年以來,中方已向烏派出22批209名醫療專家,為數百萬烏干達民眾供給了醫治服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烏風雨同舟、守望相助,譜寫了聯合抗疫新的友好華章。我國迄今已向烏捐獻了160萬劑疫苗,支撐烏抗疫和經濟復蘇。
教育和人力資源訓練方面,到2021年年末,我國已向烏供給數百個獎學金項目和5000多個訓練課程,其間涉及農業、醫療、公共辦理、計算機科學和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我國與世界糧農組織展開的南南協作項目第三期訓練也將落地,至少有9600名農民將得到農業方面的技術訓練。
數字化建造方面,烏是“萬村通”項目首批施行的30個非洲國家之一。該項目由四達年代集團承建,于2018年7月在烏啟動,向900個村莊的1.8萬個家庭和2700個公共場所供給了衛星信號服務。項目迄今累計獲益人數已超過100萬人。華為公司參與建造的國家骨干網項目已在烏鋪設了4172公里光纜,提升了烏政府向大眾供給在線服務的才能。
中資企業在烏助力當地經濟展開的一起,活躍實行企業社會責任,造福當地社區和民眾。如我國海油在出資建造艾伯特湖區翠鳥油田項目的配套建造中展開了社區安置房、引水工程建造和重型卡車司機訓練等一系列社會公益項目,遭到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中資企業正活躍執行“百企千村”方案,為烏經濟社會轉型展開供給助力,推動中烏務實協作取得更大展開。
上一年11月,中非協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達喀爾舉行,習近平主席宣告了中非協作“九項工程”。現在,中烏兩邊正在加快推動執行“九項工程”,特別是竹子加工、菌草栽培、太陽能開發利用等一大批“小而美”的項目,以便能更早更快惠及兩國和兩國人民。
我們將珍惜60年來中烏深耕細作的協作效果,持續把中烏兩邊的展開需求和愿景目標緊密對接起來,推動論壇第八屆部長會效果執行,推動“一帶一路”協作高質量展開,擴大農業、制造業、基礎設施建造與協作,并拓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產業協作,不斷拓寬豐厚兩國全面協作同伴關系內涵,為構建新年代中烏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