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項目的帶動下,中鐵六局和越南鐵路局的互利務實協作迎來新進展。
本年1月13日,越南河內輕軌二號線項目完工儀式舉行。我國駐越南大使熊波和越南交通運輸部部長阮文體一起出席儀式。越方在致辭中誠摯感謝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高度評價河內輕軌二號線項目對河內建造綠色文明都市、改進城市交通狀況、便當河內市民出行發揮的重要作用,以為項目順暢運營是兩國各范疇協作提質升級的生動表現。
?
記者近來從河內輕軌二號線的項目承建方,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六局”)處得悉,當時河內輕軌二號線運營列車由初期的6列增加到現在的9列。
據了解,越南城市輕軌吉靈-河東線全長13.05公里,共設有12站,起點站是坐落河內市郊的河東郡安義坊安義車站,終點站坐落市內棟多郡吉靈坊。
中鐵六局方面向記者表明,“該輕軌項目極大地改進了河內交通狀況,棟多郡-芳華郡-河東郡通過輕軌相聯通,民眾出行便利,時刻有保障,帶動了沿線經濟的展開,吉靈區域、泰河站區域、河東站區域形成了多個商業經濟圈。”
在鐵路項目的帶動下,中鐵六局和越南鐵路局的互利務實協作迎來新進展。本年8月末,中鐵六局與越南鐵路局簽署協作備忘錄,詳細來看,中鐵六局和越南鐵路局就投資建造、辦理、運營、交通安全,以及我國鐵路維修保養體系的機械化、現代化的展開、鐵路方針等方面進行協作和交流經歷,以推進越南鐵路體系展開。
我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國際問題專家楊丹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明,“河內輕軌吉靈—河東線項目有助于越南國內首都經濟的展開,而從長遠來看,有利于‘一帶一路’建議和越南‘兩廊一圈’規劃的對接和中越兩國的互聯互通。其實,除了基建,中越兩國還在多個范疇尋求協作。”
越南城市輕軌吉靈-河東線全長13.05公里,共設有12站。材料圖片日子提速背后的“我國制作”
“快速”“快捷”,這是河內民眾在談及越南城市輕軌吉靈-河東線時最常說的評語。那詳細會有怎樣的提速?據越南媒體測算,若要通行12公里,運用輕軌僅需求23分鐘,包含停站時刻。而相同的距離,假如乘坐公交車、汽車等,在高峰期需求一個多小時,騎摩托車也需求40多分鐘。
除了使通行提速這一特點,該輕軌項目還有一個明顯的標簽,那便是“我國制作”。記者得悉,越南首條輕軌運用我國“兩優”借款,悉數工程選用我國規范,即以我國技能、我國規范、我國裝備的全產業鏈方法建造。
建造輕軌是我國規范技能“走出去”的進程。中鐵六局方面表明,完成工程“走出去”首先要解決本地化的問題,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各項技能規范規范參數,要解釋讓當地相關部門認可及審批;二是項目沿主要交通干道布設,越南土地私有化,拆遷困難、施工限制因素多;三是涉及橋梁、房建、軌跡、通信、信號、機車車輛等十幾個專業,專業穿插雜亂,接口協調多;四是多項施工工藝在越南初次運用,訓練及工藝轉交難度大。”
盡管面臨著本地化問題的挑戰,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我國技能提高的重要關鍵。
有擔任越南輕軌工程的項目經理告知記者,輕軌項目建造環節涉及甚廣,包含橋梁、房建、鐵路、接觸軌、通信、給排水等十幾個專業,所需設備90%來源于我國,在這個進程中,帶動了國內多家我國廠商設備出口越南,進一步提高了“我國裝備”在越南的知名度。
這條通過全產業鏈“走出去”的越南輕軌,吸引了許多越南民眾的青睞。“速度快”自然是人們挑選以輕軌出行的最大原因,此外,上述項目經理以為,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吉靈—河東輕軌項目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公共客運方法,不只推進了河內交通文化建造展開,也讓河內市民逐步養成了運用現代、文明、快捷公共交通的習慣。輕軌連接經濟圈
自注冊運營以來,越南首條輕軌河內吉靈—河東線就成為了當地的地標,吸引許多民眾到此打卡。
越南輕軌坐落在城區之內,在規劃上也頗有心思。據了解,輕軌車站選用三層獨柱高架、長懸臂懸挑大跨結構規劃,有用節省用地,最大極限使用城市空間。上述項目經理告知記者,在高架獨柱車站結構規劃中,承建方提出了“站橋合一”的規劃理念,區間車站選用獨柱墩的T字形結構,把車站建造在既有路途的中心隔離帶,車站出入口設置在路途兩邊人行步道,盡量減少城市的拆遷和占地。
越南輕軌的成功建造,讓當地民眾的日子明顯提速。河內市民Nguyen The Thanh曾向媒體表明,當他看到正在建造中的輕軌時,就巴望有一天能乘坐它出行,擺脫日常交通堵塞的折磨,現在可算是夢想成真了。
民眾關于輕軌的期盼,也顯露出越南基建的缺乏。“盡管這十幾年間越南的經濟高速增加,但該國的基礎設施建造能力仍十分薄弱,”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研究員陽陽向記者表明,因電力缺少、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等形成的高物流本錢問題,嚴重限制了越南經濟增加再上一個臺階。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交際方針研究所周邊交際室主任周士新也向記者表明,越南對展開高質量的基礎設施能力比較短缺,主要是工業制作力弱,相關經歷缺乏,全程辦理難以到位。
越南輕軌正式注冊運營也可謂恰逢其時。據商務部國際交易經濟協作研究院數據,截至2020年年底,河內人口規模到達830萬人。有猜測以為,到2030年,河內人口將到達900萬人。
越南輕軌的應運而生,將有助于緩解河內交通阻塞的問題,一起滿足民眾的出行需求。據輕軌承建方估算,每趟輕軌可運送約1000名乘客,替代至少500輛私家車,或20輛公交車,又能滿足市民快捷、快速、準時的需求,極大解決了河內城市交通問題。
周士新以為,注冊輕軌不只會提高當地經濟展開新動力(300152),促進當地交通愈加快捷,還能有用縮短民眾出行時刻,讓民眾有更高效的通勤體驗。他進一步向記者表明,輕軌讓越南方面切實感受到高質量基礎設施建造的必要,為其未來建造更多相似項目供給了信心,也為中越兩國在基建范疇展開廣泛協作奠定了基礎。
輕軌聯通棟多郡-芳華郡-河東郡,有受訪專家以為,這將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周士新表明,越南一些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的建造以河內為中心,這讓河內城市路網建造變得日益火急,究竟這些區域的人口較多,需求愈加便當的通行方法。
楊丹志也向記者表明,輕軌的建造能讓許多住在市郊的人們以更短的時刻回到鄉鎮的商區從事商務活動,有助于提振首都經濟圈的經濟展開,“以往外界總以為胡志明市的經濟展開最為微弱,日后首都河內的經濟將更進一步。”中越尋求多元協作
在輕軌完工儀式上,越方高度評價了河內輕軌二號線項目,以為項目順暢運營是中越兩國各范疇協作提質升級的生動表現,也是兩國建交72周年的重要獻禮。越方期待更多代表我國先進技能水平的協作項目在越南落地,助力越南經濟社會高質量展開。
越南輕軌的完工,不只意味著中越互利務實協作持續穩步前進,從長遠來看,還有利于“一帶一路”建議和越南“兩廊一圈”規劃的對接和中越兩國的互聯互通。
2017年11月,中越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協作備忘錄》。有剖析以為,將我國的“一帶一路”協作建議與越南的“兩廊一圈”展開規劃對接起來,充分使用我國在基礎設施建造上的資源、設備、資金、運營經歷,將助力越南經濟的展開,一起促進兩國海上、金融等各范疇的協作,推進互聯互通來加強交易往來。
越南輕軌便是中越兩國在基建范疇協作的標志性項目。“越南輕軌選用的是我國技能、我國規范、我國設備、我國經歷的全產業鏈方法,以此進行基礎設施建造,很好地彌補了越南在資金、技能上的缺乏。從另一個角度看,越南答應我國以全產業鏈的方法參與,表現了中越之間的互信。”楊丹志以為,日后中越在“一帶一路”建議框架下的協作方法可愈加靈敏,例如選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協作的PPP形式等。
在周士新看來,輕軌的建成讓越南方面認識到高效交通運輸的重要性,對其未來與我國進行協作建造更多軌跡交通,包含鐵路交通供給了非常好的演示效應。“在中越之間鐵路交通已經完成互聯互通的情況下,隨著中越之間的經濟樞紐越來越嚴密,越南方面對我國的投資可能會采取愈加敞開的方針。”他彌補道。
現在,中越雙方經貿堅持著微弱的勢頭。我國海關統計顯現,2021年中越雙方交易額初次突破2000億美元,達2302億美元,按美元計價同比增加19.7%,按人民幣計價則同比增加12%。我國持續成為越南的第一大交易同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場;越南也堅持著我國在東盟的第一大交易同伴和我國在全球的第六大交易同伴地位。
中越雙方在堅持交易疏通的一起,一直堅持方針溝通、設施聯通、資金融通及民意相通,兩國正尋求更多元化的協作。展望未來,楊丹志向記者表明,除了基建項目,中越兩國在電力交易、農業、旅游服務業等范疇,都會有許多的協作機遇。
本年1月13日,越南河內輕軌二號線項目完工儀式舉行。我國駐越南大使熊波和越南交通運輸部部長阮文體一起出席儀式。越方在致辭中誠摯感謝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高度評價河內輕軌二號線項目對河內建造綠色文明都市、改進城市交通狀況、便當河內市民出行發揮的重要作用,以為項目順暢運營是兩國各范疇協作提質升級的生動表現。
?
記者近來從河內輕軌二號線的項目承建方,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六局”)處得悉,當時河內輕軌二號線運營列車由初期的6列增加到現在的9列。
據了解,越南城市輕軌吉靈-河東線全長13.05公里,共設有12站,起點站是坐落河內市郊的河東郡安義坊安義車站,終點站坐落市內棟多郡吉靈坊。
中鐵六局方面向記者表明,“該輕軌項目極大地改進了河內交通狀況,棟多郡-芳華郡-河東郡通過輕軌相聯通,民眾出行便利,時刻有保障,帶動了沿線經濟的展開,吉靈區域、泰河站區域、河東站區域形成了多個商業經濟圈。”
在鐵路項目的帶動下,中鐵六局和越南鐵路局的互利務實協作迎來新進展。本年8月末,中鐵六局與越南鐵路局簽署協作備忘錄,詳細來看,中鐵六局和越南鐵路局就投資建造、辦理、運營、交通安全,以及我國鐵路維修保養體系的機械化、現代化的展開、鐵路方針等方面進行協作和交流經歷,以推進越南鐵路體系展開。
我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國際問題專家楊丹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明,“河內輕軌吉靈—河東線項目有助于越南國內首都經濟的展開,而從長遠來看,有利于‘一帶一路’建議和越南‘兩廊一圈’規劃的對接和中越兩國的互聯互通。其實,除了基建,中越兩國還在多個范疇尋求協作。”
越南城市輕軌吉靈-河東線全長13.05公里,共設有12站。材料圖片日子提速背后的“我國制作”
“快速”“快捷”,這是河內民眾在談及越南城市輕軌吉靈-河東線時最常說的評語。那詳細會有怎樣的提速?據越南媒體測算,若要通行12公里,運用輕軌僅需求23分鐘,包含停站時刻。而相同的距離,假如乘坐公交車、汽車等,在高峰期需求一個多小時,騎摩托車也需求40多分鐘。
除了使通行提速這一特點,該輕軌項目還有一個明顯的標簽,那便是“我國制作”。記者得悉,越南首條輕軌運用我國“兩優”借款,悉數工程選用我國規范,即以我國技能、我國規范、我國裝備的全產業鏈方法建造。
建造輕軌是我國規范技能“走出去”的進程。中鐵六局方面表明,完成工程“走出去”首先要解決本地化的問題,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各項技能規范規范參數,要解釋讓當地相關部門認可及審批;二是項目沿主要交通干道布設,越南土地私有化,拆遷困難、施工限制因素多;三是涉及橋梁、房建、軌跡、通信、信號、機車車輛等十幾個專業,專業穿插雜亂,接口協調多;四是多項施工工藝在越南初次運用,訓練及工藝轉交難度大。”
盡管面臨著本地化問題的挑戰,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我國技能提高的重要關鍵。
有擔任越南輕軌工程的項目經理告知記者,輕軌項目建造環節涉及甚廣,包含橋梁、房建、鐵路、接觸軌、通信、給排水等十幾個專業,所需設備90%來源于我國,在這個進程中,帶動了國內多家我國廠商設備出口越南,進一步提高了“我國裝備”在越南的知名度。
這條通過全產業鏈“走出去”的越南輕軌,吸引了許多越南民眾的青睞。“速度快”自然是人們挑選以輕軌出行的最大原因,此外,上述項目經理以為,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吉靈—河東輕軌項目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公共客運方法,不只推進了河內交通文化建造展開,也讓河內市民逐步養成了運用現代、文明、快捷公共交通的習慣。輕軌連接經濟圈
自注冊運營以來,越南首條輕軌河內吉靈—河東線就成為了當地的地標,吸引許多民眾到此打卡。
越南輕軌坐落在城區之內,在規劃上也頗有心思。據了解,輕軌車站選用三層獨柱高架、長懸臂懸挑大跨結構規劃,有用節省用地,最大極限使用城市空間。上述項目經理告知記者,在高架獨柱車站結構規劃中,承建方提出了“站橋合一”的規劃理念,區間車站選用獨柱墩的T字形結構,把車站建造在既有路途的中心隔離帶,車站出入口設置在路途兩邊人行步道,盡量減少城市的拆遷和占地。
越南輕軌的成功建造,讓當地民眾的日子明顯提速。河內市民Nguyen The Thanh曾向媒體表明,當他看到正在建造中的輕軌時,就巴望有一天能乘坐它出行,擺脫日常交通堵塞的折磨,現在可算是夢想成真了。
民眾關于輕軌的期盼,也顯露出越南基建的缺乏。“盡管這十幾年間越南的經濟高速增加,但該國的基礎設施建造能力仍十分薄弱,”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研究員陽陽向記者表明,因電力缺少、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等形成的高物流本錢問題,嚴重限制了越南經濟增加再上一個臺階。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交際方針研究所周邊交際室主任周士新也向記者表明,越南對展開高質量的基礎設施能力比較短缺,主要是工業制作力弱,相關經歷缺乏,全程辦理難以到位。
越南輕軌正式注冊運營也可謂恰逢其時。據商務部國際交易經濟協作研究院數據,截至2020年年底,河內人口規模到達830萬人。有猜測以為,到2030年,河內人口將到達900萬人。
越南輕軌的應運而生,將有助于緩解河內交通阻塞的問題,一起滿足民眾的出行需求。據輕軌承建方估算,每趟輕軌可運送約1000名乘客,替代至少500輛私家車,或20輛公交車,又能滿足市民快捷、快速、準時的需求,極大解決了河內城市交通問題。
周士新以為,注冊輕軌不只會提高當地經濟展開新動力(300152),促進當地交通愈加快捷,還能有用縮短民眾出行時刻,讓民眾有更高效的通勤體驗。他進一步向記者表明,輕軌讓越南方面切實感受到高質量基礎設施建造的必要,為其未來建造更多相似項目供給了信心,也為中越兩國在基建范疇展開廣泛協作奠定了基礎。
輕軌聯通棟多郡-芳華郡-河東郡,有受訪專家以為,這將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周士新表明,越南一些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的建造以河內為中心,這讓河內城市路網建造變得日益火急,究竟這些區域的人口較多,需求愈加便當的通行方法。
楊丹志也向記者表明,輕軌的建造能讓許多住在市郊的人們以更短的時刻回到鄉鎮的商區從事商務活動,有助于提振首都經濟圈的經濟展開,“以往外界總以為胡志明市的經濟展開最為微弱,日后首都河內的經濟將更進一步。”中越尋求多元協作
在輕軌完工儀式上,越方高度評價了河內輕軌二號線項目,以為項目順暢運營是中越兩國各范疇協作提質升級的生動表現,也是兩國建交72周年的重要獻禮。越方期待更多代表我國先進技能水平的協作項目在越南落地,助力越南經濟社會高質量展開。
越南輕軌的完工,不只意味著中越互利務實協作持續穩步前進,從長遠來看,還有利于“一帶一路”建議和越南“兩廊一圈”規劃的對接和中越兩國的互聯互通。
2017年11月,中越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協作備忘錄》。有剖析以為,將我國的“一帶一路”協作建議與越南的“兩廊一圈”展開規劃對接起來,充分使用我國在基礎設施建造上的資源、設備、資金、運營經歷,將助力越南經濟的展開,一起促進兩國海上、金融等各范疇的協作,推進互聯互通來加強交易往來。
越南輕軌便是中越兩國在基建范疇協作的標志性項目。“越南輕軌選用的是我國技能、我國規范、我國設備、我國經歷的全產業鏈方法,以此進行基礎設施建造,很好地彌補了越南在資金、技能上的缺乏。從另一個角度看,越南答應我國以全產業鏈的方法參與,表現了中越之間的互信。”楊丹志以為,日后中越在“一帶一路”建議框架下的協作方法可愈加靈敏,例如選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協作的PPP形式等。
在周士新看來,輕軌的建成讓越南方面認識到高效交通運輸的重要性,對其未來與我國進行協作建造更多軌跡交通,包含鐵路交通供給了非常好的演示效應。“在中越之間鐵路交通已經完成互聯互通的情況下,隨著中越之間的經濟樞紐越來越嚴密,越南方面對我國的投資可能會采取愈加敞開的方針。”他彌補道。
現在,中越雙方經貿堅持著微弱的勢頭。我國海關統計顯現,2021年中越雙方交易額初次突破2000億美元,達2302億美元,按美元計價同比增加19.7%,按人民幣計價則同比增加12%。我國持續成為越南的第一大交易同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場;越南也堅持著我國在東盟的第一大交易同伴和我國在全球的第六大交易同伴地位。
中越雙方在堅持交易疏通的一起,一直堅持方針溝通、設施聯通、資金融通及民意相通,兩國正尋求更多元化的協作。展望未來,楊丹志向記者表明,除了基建項目,中越兩國在電力交易、農業、旅游服務業等范疇,都會有許多的協作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