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獲悉,到9月27日,全區批而未供土地消化面積完結5.41萬畝,完結年度使命的53.04%;全區擱置土地處置面積5.76萬畝,超額完結年度使命,已有9個盟市完結年度使命。
為將大起底作業做實做細,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從源頭上找成因,從機制上謀行動,將批而未供成因開始分為8類,將擱置土地成因開始分為5類,要求盟市對照清單逐宗確認成因,有針對性地制訂處置方案。同時,對全區處置臺賬進一步細化,明確了2022年8月至12月作業推動方案和每月批而未供、擱置土地的消化處置量,并將消化處置結果實時與新增建造用當地案目標掛鉤,對完結使命較好的盟市給予下一年度方案目標獎勵,對未完結使命的盟市核減方案目標,必要時采取限批的手段,全力推動大起底作業的有效落實。
據悉,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還建立了“周調度,月通報”準則,每周二都會通過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體系調度全區各地批而未供、擱置土地的消化處置量,根據監測數據對作業推動緩慢、問題突出的盟市下發通報,督促各盟市加快批而未供、擱置土地消化處置作業的落實。
記者在9月22日下發的《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于2022年批而未供、擱置土地大起底作業進展情況的通報》中看到,除了匯總各地消化處置量外,自然資源廳還明確了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供給為主,供撤結合”的作業準則,著重要將批準時間長、供給難度大的批而未供土地優先消化,短期內確實無法供給的項目,應積極主動向自治區請求調整吊銷,核減批而未供基數。
為了全面調度、直觀顯現批而未供、擱置土地的具體情況,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已請求開發建造“內蒙古自治區土地市場監測剖析體系”,屆時將完成數據同步更新,滿足與其他體系平臺之間的數據調取運用,與各盟市、旗縣完成數據共享,真正將自治區土地批閱、供給數據存起來、管起來、用起來,為土地資源全鏈條監督管理提供支撐。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開發使用處處長姜月飛表示,下一步,自然資源廳將以提高土地資源使用功率為主線,以實施批而未供、擱置土地大起底消化處置為抓手,加強跟蹤督導,壓實主體責任,輔導當地精準剖析批而未供土地成因,依照“一地一策”的準則,加大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力度,喚醒“熟睡資源”。
為將大起底作業做實做細,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從源頭上找成因,從機制上謀行動,將批而未供成因開始分為8類,將擱置土地成因開始分為5類,要求盟市對照清單逐宗確認成因,有針對性地制訂處置方案。同時,對全區處置臺賬進一步細化,明確了2022年8月至12月作業推動方案和每月批而未供、擱置土地的消化處置量,并將消化處置結果實時與新增建造用當地案目標掛鉤,對完結使命較好的盟市給予下一年度方案目標獎勵,對未完結使命的盟市核減方案目標,必要時采取限批的手段,全力推動大起底作業的有效落實。
據悉,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還建立了“周調度,月通報”準則,每周二都會通過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體系調度全區各地批而未供、擱置土地的消化處置量,根據監測數據對作業推動緩慢、問題突出的盟市下發通報,督促各盟市加快批而未供、擱置土地消化處置作業的落實。
記者在9月22日下發的《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于2022年批而未供、擱置土地大起底作業進展情況的通報》中看到,除了匯總各地消化處置量外,自然資源廳還明確了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供給為主,供撤結合”的作業準則,著重要將批準時間長、供給難度大的批而未供土地優先消化,短期內確實無法供給的項目,應積極主動向自治區請求調整吊銷,核減批而未供基數。
為了全面調度、直觀顯現批而未供、擱置土地的具體情況,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已請求開發建造“內蒙古自治區土地市場監測剖析體系”,屆時將完成數據同步更新,滿足與其他體系平臺之間的數據調取運用,與各盟市、旗縣完成數據共享,真正將自治區土地批閱、供給數據存起來、管起來、用起來,為土地資源全鏈條監督管理提供支撐。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開發使用處處長姜月飛表示,下一步,自然資源廳將以提高土地資源使用功率為主線,以實施批而未供、擱置土地大起底消化處置為抓手,加強跟蹤督導,壓實主體責任,輔導當地精準剖析批而未供土地成因,依照“一地一策”的準則,加大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力度,喚醒“熟睡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