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895年的北京豐臺火車站6月20日全新露臉,“變身”為亞洲最大鐵路紐帶客站。127年來,這座北京最早的火車站見證了我國鐵路的滄桑巨變,也成為新時代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
從最早到最新,從古老到現代,通過改建的北京豐臺站有哪些新亮點?記者帶你近距離觀察。
北京豐臺站內部。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大而有序古韻新風
從空中俯瞰,這座修建面積近40萬平方米的大型客站坐落北京市西南三環與西南四環之間,幾乎相當于56個規范足球場。
據了解,改建后的北京豐臺站站房修建面積約40萬平方米,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一起候車,設有32條到達動身線,32個客運站臺面;其間,地上普速車場規劃為20個客運站臺面、20條到達動身線,高架高速車場規劃為12個客運站臺面、12條到達動身線。
北京豐臺站。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作為目前國內規劃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智能化歸納交通紐帶,北京豐臺站不僅大,規劃也非常精巧。
方形修建坐落在方形臺基之上,整體中軸對稱,符合我國傳統修建風格。雄偉出挑的屋面挑檐標志我國傳統修建的挑檐,外立面的陶板幕墻肌理對應老北京的磚墻肌理,麥穗黃色的陶板,涵義“豐盈、喜慶、輝煌”。
“豐臺站有著悠長的歷史淵源。”我國鐵路規劃集團有限公司豐臺站規劃負責人馬輝說,八百多年前,“豐臺”地名源于金朝拜天的拜郊臺,因而北京豐臺站規劃方案取“筑臺建城”之意。
立體交通方便快捷
北京豐臺站是國內首座選用高鐵、普鐵雙層車場堆疊規劃的特大型車站,形成了“頂層高鐵、地上普鐵、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方便旅客“無縫”換乘城市交通。
“雙層車場催生出新的站房流線形式。北京豐臺站將普速場‘進步下出’的流線方法及高架場‘盡端出站’的方法相結合,形成了互不干擾的兩場進出站流線體系,打造了新式客站修建的立體交通模范。”我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豐臺站副站長王建說。
依據北京豐臺站的規劃,在地上二層候車大廳,普速列車的候車區坐落候車大廳的中部,旅客需要下行至一層乘車,高鐵列車的候車區坐落候車大廳的兩邊,旅客需要上行至地上三層乘車,這樣的布局讓旅客出行更加快捷。
北京豐臺站內部。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除此之外,北京豐臺站還建造了人性化、快捷的旅客服務體系和掩蓋全站的無障礙設備,可提供售票、問詢、公安制證、快遞、要點旅客預約和急客臨時改簽等服務,讓旅客出行體驗更加夸姣。
王建表明,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后,首要處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客專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紐帶中轉普速列車客運事務,開始組織旅客列車120列。北京鐵路紐帶北京西站、北京站等車站功能相應優化調整,各車站分工更加科學合理。
超級工程綠色智能
漫步在豐臺站候車大廳,400多米長的中央光庭使空間感大幅提高,柔和的陽光透過間隔分布的采光天窗帶傾瀉而下。
“綠色”是北京豐臺站的一大特色。車站屋面選用了傳統的采光帶,把陽光引到高鐵站臺層,在站臺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導光管,把自然光引到候車大廳室內進行照明,還配套夜間補光設備,無論陰雨天仍是夜晚都可實現24小時全天候照明,每年可節省用電量90多萬度電,削減碳排放900余噸。
在建造過程中,北京豐臺站還引入了不少“才智元素”。
下為地上層普速車場,上為高速車場,旅客在中間夾層換乘,如何破解雙層車場結構減震降噪難題?
為了削減雙層車場布置給旅客候車帶來的震感,最大程度緩解車輛與軌道之間的震動,中鐵建工集團項目團隊在結構柱與梁之間裝置阻尼器和鋼支座,猶如在高架候車層頂板上裝了一個緩沖氣囊,有效減小了高速車場給旅客候車帶來的震感。
據中鐵建工集團北京豐臺站項目部總工程師許慧介紹,施工中,建造人員歸納使用BIM、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和智能設備,讓北京豐臺站工程建造變得更“聰明”、更安全、更高效。其間,北京豐臺站鋼結構總用鋼量近20萬噸,鋼結構構件數量達1萬根以上,鋼筋用量14萬噸。中鐵建工集團項目團隊對1萬多根首要構件、7萬多條焊縫進行了僅有編號,讓它們都具有了可追溯的“身份證”。
“團隊還引入了無人機、智能自動鋼筋剪切機器人、焊接機器人等智能設備,讓修建工地從傳統的人工作業變成人與機器人協同施工,在提高施工功率的一起還大幅提高了施工精度。”許慧說。來歷:新華網
標簽:
|立體交通綠色智能北京豐臺站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歷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
?
從最早到最新,從古老到現代,通過改建的北京豐臺站有哪些新亮點?記者帶你近距離觀察。
北京豐臺站內部。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大而有序古韻新風
從空中俯瞰,這座修建面積近40萬平方米的大型客站坐落北京市西南三環與西南四環之間,幾乎相當于56個規范足球場。
據了解,改建后的北京豐臺站站房修建面積約40萬平方米,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一起候車,設有32條到達動身線,32個客運站臺面;其間,地上普速車場規劃為20個客運站臺面、20條到達動身線,高架高速車場規劃為12個客運站臺面、12條到達動身線。
北京豐臺站。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作為目前國內規劃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智能化歸納交通紐帶,北京豐臺站不僅大,規劃也非常精巧。
方形修建坐落在方形臺基之上,整體中軸對稱,符合我國傳統修建風格。雄偉出挑的屋面挑檐標志我國傳統修建的挑檐,外立面的陶板幕墻肌理對應老北京的磚墻肌理,麥穗黃色的陶板,涵義“豐盈、喜慶、輝煌”。
“豐臺站有著悠長的歷史淵源。”我國鐵路規劃集團有限公司豐臺站規劃負責人馬輝說,八百多年前,“豐臺”地名源于金朝拜天的拜郊臺,因而北京豐臺站規劃方案取“筑臺建城”之意。
立體交通方便快捷
北京豐臺站是國內首座選用高鐵、普鐵雙層車場堆疊規劃的特大型車站,形成了“頂層高鐵、地上普鐵、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方便旅客“無縫”換乘城市交通。
“雙層車場催生出新的站房流線形式。北京豐臺站將普速場‘進步下出’的流線方法及高架場‘盡端出站’的方法相結合,形成了互不干擾的兩場進出站流線體系,打造了新式客站修建的立體交通模范。”我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豐臺站副站長王建說。
依據北京豐臺站的規劃,在地上二層候車大廳,普速列車的候車區坐落候車大廳的中部,旅客需要下行至一層乘車,高鐵列車的候車區坐落候車大廳的兩邊,旅客需要上行至地上三層乘車,這樣的布局讓旅客出行更加快捷。
北京豐臺站內部。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除此之外,北京豐臺站還建造了人性化、快捷的旅客服務體系和掩蓋全站的無障礙設備,可提供售票、問詢、公安制證、快遞、要點旅客預約和急客臨時改簽等服務,讓旅客出行體驗更加夸姣。
王建表明,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后,首要處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客專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紐帶中轉普速列車客運事務,開始組織旅客列車120列。北京鐵路紐帶北京西站、北京站等車站功能相應優化調整,各車站分工更加科學合理。
超級工程綠色智能
漫步在豐臺站候車大廳,400多米長的中央光庭使空間感大幅提高,柔和的陽光透過間隔分布的采光天窗帶傾瀉而下。
“綠色”是北京豐臺站的一大特色。車站屋面選用了傳統的采光帶,把陽光引到高鐵站臺層,在站臺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導光管,把自然光引到候車大廳室內進行照明,還配套夜間補光設備,無論陰雨天仍是夜晚都可實現24小時全天候照明,每年可節省用電量90多萬度電,削減碳排放900余噸。
在建造過程中,北京豐臺站還引入了不少“才智元素”。
下為地上層普速車場,上為高速車場,旅客在中間夾層換乘,如何破解雙層車場結構減震降噪難題?
為了削減雙層車場布置給旅客候車帶來的震感,最大程度緩解車輛與軌道之間的震動,中鐵建工集團項目團隊在結構柱與梁之間裝置阻尼器和鋼支座,猶如在高架候車層頂板上裝了一個緩沖氣囊,有效減小了高速車場給旅客候車帶來的震感。
據中鐵建工集團北京豐臺站項目部總工程師許慧介紹,施工中,建造人員歸納使用BIM、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和智能設備,讓北京豐臺站工程建造變得更“聰明”、更安全、更高效。其間,北京豐臺站鋼結構總用鋼量近20萬噸,鋼結構構件數量達1萬根以上,鋼筋用量14萬噸。中鐵建工集團項目團隊對1萬多根首要構件、7萬多條焊縫進行了僅有編號,讓它們都具有了可追溯的“身份證”。
“團隊還引入了無人機、智能自動鋼筋剪切機器人、焊接機器人等智能設備,讓修建工地從傳統的人工作業變成人與機器人協同施工,在提高施工功率的一起還大幅提高了施工精度。”許慧說。來歷:新華網
標簽:
|立體交通綠色智能北京豐臺站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歷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