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這10年我國鋼鐵業開展,“不變”與“變”值得關注。
不變的是我國作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的穩固地位。自1996年鋼產量打破1億噸、躍居全球第一以來,我國已接連26年穩居全球鋼鐵出產和消費首位。上一年,我國鋼產量達10.35億噸,占全球產量的53%。
變的是工業結構、技能水平、出產功率、企業效益等不斷優化進步。特別是閱歷去產能“刮骨療傷”,鋼鐵業離別粗豪式開展的老路,逐漸走上創新驅動、智能制作、綠色低碳的新路。以產品為例,從大型鋼結構支撐柱、高速動車組輪軸,到厚度僅0.015毫米的“手撕鋼”、加工精度比頭發絲還細的“筆尖鋼”,品種更多、性能更強、商場更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屢次調查鋼鐵企業,強調“產品和技能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加強新材料新技能研制,開宣布產更多技能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增強商場競爭力”。
這10年,我國鋼鐵業發生了哪些可喜的改變,未來又面對怎樣的機遇和挑戰?記者進行了采訪。
實力躍上新臺階
工業提質增效、產品水平更高、自主可控才能更強
走進我國寶武太鋼不銹鋼精細帶鋼有限公司,一卷卷鋼帶通過軋制、拉矯、縱切、亮光等工序后,變為不同規范的高強度“鋼箔”。公司的拳頭產品“手撕鋼”從這里下線,進入航空航天、高端電子、新能源等范疇。
“2021年,‘手撕鋼’產銷量較2020年添加2倍,經營收入添加超30%,贏利添加近2倍。”公司司理王天翔報上喜訊。
把“百煉鋼”做成“繞指柔”,難度不小,意義嚴重。曩昔國內企業出產不了,進口一噸要百萬元。太鋼研制出來后,價格立馬降了一半,供貨周期也從半年縮短至一個月,國內客戶需求得到更好滿意。太鋼技能中心主任南海告訴記者,目前,太鋼18個特殊鋼產品為國內首創,40多種產品成功替代進口,高端產品創效占85%以上。
攻堅克難,勠力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鋼鐵業在一批要害核心技能和產品研制方面完結了嚴重打破,更好滿意了千行百業、千家萬戶的需求——
制作液化天然氣(LNG)儲罐,離不開能接受零下165攝氏度低溫的鋼筋。為填補國內空白,我國寶武馬鋼集團自主研制出500兆帕級低溫鋼筋,讓我國LNG儲罐用上了國產鋼材。
高鐵跑得又快又穩,離不開質量過硬的高速車輪。目前,馬鋼出產的“復興號”動車組D2高速車輪已通過60萬公里裝車考核,最長安全運用里程超越274萬公里。
家電面板怎樣做到外表亮光、不留指紋?河鋼唐鋼在家電板鍍鋅工序中加裝黑色耐指紋膜,讓“講究”需求得到滿意。
圓珠筆怎么能書寫流暢?歷時5年,太鋼探究出適宜的微量元素配比,成功掌握寶貴金屬合金均勻化等技能,研制出直徑2.3毫米的“筆尖鋼”。
“目前,我國現已建立起全球工業鏈最齊備、規劃最大的鋼鐵工業系統,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配備、工藝和技能,能供應最豐厚完全的鋼鐵產品。”我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鋼鐵業現代化水平不斷進步。
工業提質增效。目前,我國鋼鐵職業的投資功率、基建功率、運營功率、勞動功率均位居世界前列。國內鋼材價格低于國際商場,使下游職業得以享用物美價廉的工業原材料。
產品水平更高。這10年,我國轎車用鋼、大型變壓器用電工鋼、高性能長輸管線用鋼、高速鋼軌、修建橋梁用鋼等一批鋼鐵產品相繼進入國際第一梯隊,第三代高強度轎車鋼、高鋼級管線鋼等產品完結從“跟跑”向“領跑”的轉變。
自主可控才能更強。22大類鋼鐵產品中,19類自給率達到100%,其他3類超越98.8%,保證了嚴重工程要點項目的實施。
耐性得到新進步
推動供應側結構性變革,讓鋼鐵業結構更優、功率更高、底盤更穩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2021年,中鋼協會員企業經營收入達到69308億元,同比添加32.7%,歷史最高;完結贏利總額3524億元,同比添加59.7%,創歷史紀錄。
“上一年上半年,鐵礦石、焦炭等的價格和供應呈現動搖,下半年,國內鋼鐵需求又大幅下降。在兩種不同形勢下經受住‘壓力測驗’,體現了鋼鐵業的十足耐性。”何文波表明。
既能以充沛產能支撐經濟工作,又能靈敏應對商場改變,鋼鐵業耐性的進步,得益于供應側結構性變革的繼續推動。
——化解過剩產能、推動吞并重組,讓鋼鐵業結構更優。
說起公司曩昔10年的改變,馬鋼集團運營財務部司理邢群力很熟悉:2012年、2015年,兩次全職業虧本,馬鋼也呈現運營困難;2016年2月起,國家大力推動去產能,鋼鐵業迎來起色,馬鋼當年扭虧為盈;2019年9月,職業吞并重組的大趨勢下,馬鋼并入寶武集團,主動融入專業化整合;2021年,馬鋼經營收入首超2000億元、贏利首超100億元。
去產能,讓一度墮入虧本的鋼鐵業迎來起色。“十三五”期間,我國累計壓減粗鋼產能超1.7億噸,出清超1.4億噸“地條鋼”,“僵尸企業”和落后產能應退盡退,商場環境有用改善,優勢產能充分發揮。
產能使用率康復至合理水平的一起,工業會集率也因企業吞并重組加速而繼續進步:2016年12月,原寶鋼和武鋼聯合重組為我國寶武,后相繼重組馬鋼、太鋼,2020年鋼產量打破1億噸,成為全球最大鋼鐵企業;2021年10月,鞍鋼重組本鋼,成為國內第二大、世界第三大鋼鐵企業……到上一年11月,職業排名前10位的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的比重達40.4%,比2015年進步6.2個百分點。
——推動兩化交融、智能制作,讓鋼鐵業功率更高。
來到馬鋼特鋼公司優質合金鋼棒材車間,只見加熱爐、粗軋機、中軋機等出產設備有序工作,焊標機器人、取樣機器人揮舞自如,一批批車用軸承、繃簧產品相繼下線。
“軋鋼工序基本交由自動化控制系統,工人只負責遠程操控和現場保護。每班次只需6至7人,便可‘一鍵式’軋鋼。”馬鋼特鋼棒材分廠廠長丁敬說,自這條出產線投產以來,產量和功率逐年添加,產品質量也顯著進步。
兩化交融,能進步出產功率,也能進步管理水平。在新天鋼集團,運營中心可實時監控出產現場的各項數據,集團每天對旗下6家工廠的綜合本錢、燒結固耗、煉鋼燃料比等要害方針進行比照,促進各工廠降本增效。比較數字化改造前,集團的煉鐵、煉鋼工序本錢別離下降了22%、26%。
一鍵煉鋼、遠程運維、工業機器人……近年來,不少鋼鐵企業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前沿技能,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能與工業場景交融使用,有用進步了出產功率和運營效益。寶武、沙鋼、南鋼等企業現已建立起“黑燈工廠”、智能車間,完結24小時無人化、少人化工作。當時,冶金工業要害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6%。
——齊備工業系統、強大國內商場的支撐,讓鋼鐵業底盤更穩。
上一年,正在建設中的洛陽科技館在全國修建范疇第一個“吃螃蟹”:首次使用國產重型H型鋼。
“以前,國內建設大型鋼結構修建時,要么采用進口H型鋼產品,要么采用板材焊接方式,難度大、本錢高。”馬鋼技能中心主任張建說,曩昔修建設計師不太熟悉國內鋼鐵企業能供應什么產品,這兩年,馬鋼為拓寬商場,主動與國內近百家修建設計院加強溝通、密切合作,“‘牽手’清華大學修建設計院,讓洛陽科技館用上了咱們供應的優質鋼材,也讓馬鋼收獲了新添加點。”
修建、機械、家電、轎車、船只、高鐵、自行車、摩托車、集裝箱、五金制品……豐厚的使用場景、齊備的工業系統為我國鋼鐵企業帶來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共同優勢。
一方面,為出產“加油”。通過多年開展,我國鋼鐵配備水平躋身世界一流,焦化、燒結、煉鐵、煉鋼、連鑄、軋鋼等主要工序主體技能配備基本能夠自主研制,大型冶金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
另一方面,為需求“加碼”。“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轎車工業快速開展,使商場對高等級無取向硅鋼的需求呈爆發式添加態勢。2017年國內商場需求量僅6萬噸,今年預計將超38萬噸。”在南海看來,制作業轉型晉級將為中高端鋼鐵產品帶來寬廣空間。
開展迎來新局面
未來要盡力戰勝資源環境束縛,完結高質量開展
使用脫硫脫硝等130多項先進環保技能,完結出產單元煙氣全凈化和污染物高效處理;采用新一代處理技能,將鋼渣“吃干榨盡”;打造全封閉通廊和介質管道,最大極限削減焦炭、鐵礦粉等對環境的影響……2020年9月,河北鋼鐵唐鋼新區投產,一切排放方針設計比職業最嚴規范再降10%。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相關監管要求和企業開展需求的共同推動下,鋼鐵企業遍及加大環保投入、使用先進節能減排技能,一批綠色花園式工廠、環境友好型工廠相繼誕生。到2021年末,鋼鐵職業已有34家企業、約2.25億噸鋼產能完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
據我國鋼鐵工業協會計算,與2012年比較,2021年,要點鋼鐵企業的均勻噸鋼綜合能耗已由602.71千克標煤降至550.43千克標煤,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幅縮小;噸鋼二氧化硫、煙粉塵的排放量降幅也別離達到了81.41%、63.44%。
值得注意的是,超低排放改造針對的主要是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而要完結碳達峰碳中和方針,鋼鐵業仍要執行好新任務——降碳。
“目前在我國一切工業職業中,鋼鐵職業的碳排放量僅次于火電職業。”我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認為,“雙碳”方針會推動鋼鐵職業開展模式發生根本性變革,這要求鋼鐵職業盡快研制推動新能源冶金技能。
不少企業已行動起來:寶武、河鋼、建龍、酒鋼等企業在富氫碳循環高爐、氫基豎爐等前沿低碳技能上開展研制并取得顯著開展。據悉,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擬定鋼鐵職業碳達峰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相關要求。
前行路上,應對環境壓力之外,鋼鐵業還要破解另一項課題:打破資源束縛,增強鐵素資源保證才能。
當時,我國鐵素資源的來源主要有三塊:海外礦、國產礦和廢鋼。“要多措并重,建立安穩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應系統。”何文波給出主張:一是開辟綠色通道,加強國內鐵礦開發;二是加強國際合作,完結供應多元化;三是加速廢鋼循環使用、用好廢鋼資源。
“用好廢鋼資源”,能夠一舉兩得:既能在出產中削減鐵礦石消耗量,也有助于下降碳排放。與以鐵礦石為主要原料的高爐、轉爐流程不同,以廢鋼為主要原料的電爐流程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強度較低,僅相當于前者的25%左右。有關部門已提出,力求到2025年,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進步至15%以上。
創新才能顯著增強,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綠色低碳深入推動,資源保證大幅改善,供應質量繼續進步……今年2月,工信部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開展的輔導意見》,清晰了未來一段時期鋼鐵業開展的方針路徑。“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工業鏈重構的背景下,我國鋼鐵工業鏈相對完整、技能自主性比較強的優勢進一步凸顯。”何文波堅信,未來,鋼鐵業將在高質量開展道路上行穩致遠,更好滿意開展所需。人民日報作者:記者劉志強
標簽:
鋼鐵業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