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和輝煌——
中國起重之鄉長垣縣 人稱“北方溫州”
出鄭州,向東北,沿高速公路行駛100多公里,看到公路兩旁,一座座高聳的大型廣告塔上,醒目的“衛華起重”“河南礦山”“中原圣起”等字樣。便知道,已到了人稱“北方溫州”的中國起重之鄉——長垣縣。
位于中原腹地、黃河西岸的長垣,地下沒有礦產資源,地上沒有鋼鐵企業,周邊沒有大型起重機械生產廠家和科研單位,更沒有國家投資支持和大城市的帶動,這片曾經極度貧瘠的土地卻孕育了聞名全國的起重機械集群——長垣起重工業園區,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6年4月,河南長垣起重工業園被國務院批準為特色工業園區;2006年11月,園區被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起重機械之鄉”;2007年,長垣又躋身“中國中部經濟百強縣”,位居第87位。目前,河南長垣中小型起重機銷量已占到全國市場的50%以上,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成為全國知名的起重機械及配件交易集散地。
破銅爛鐵中走出的起重產業
地處黃河“豆腐腰地段”的長垣,是典型的黃河灘區縣,地上無資源,地下無礦藏,區位沒優勢,靠天吃飯,因“災多糧少花子眾”而出名。窮則思變,勇敢的長垣人不甘受窮,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工業生存與發展之路。
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長垣企業家的醞釀期,30年后,長垣起重機占據了中國的半壁江山。隨著起重產業的發展,在長垣城南一帶的農村集貿市場,先后出現了起重機械配件交易市場。當地政府及時引導專業市場與農貿集市脫鉤,有意識地改變過去那種“逢集匯聚、聚后人散”的露水形式,逐步形成了長年經營、管理有序的固定場所。
政府勤政:起重工業興起的助推器
在長垣起重業發展早期,當地政府適時確立了“個體起步、股份推進、突出特色、規模經營”的發展思路,引導企業從作坊式生產逐步向集約式經營過渡。先后出臺并實施了企業試運營、封閉管理、對執收執罰人員定期考試考核、企業投訴、行風評議等12項制度規定,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針對長垣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多的特點,縣政府又實施了旨在吸引資金、人才、信息、技術和項目的“回歸工程”,進一步壯大了本地起重機械產業。2002年,長垣縣民營企業就達1830個,實現總產值54.5億元,上繳稅金4589萬元,占全縣稅收總額的61%。
2003年,河南長垣起重工業園開建,很多人把它當作長垣起重產業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如今園區已成為長垣起重產業的重要載體。園區創辦以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6年4月,河南長垣起重工業園被國務院批準為特色工業園區;當年11月,又被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起重機械之鄉”。目前,已形成年產30萬臺起重機、165萬臺(套)起重機配件生產能力,中小噸位起重機產銷量已占全國市場的65%。業內人稱“長垣停產,全國缺貨”。
目前,長垣縣擁有起重機生產企業78家,配件生產企業近900家,起重機產品達到10大系列200多個型號,在全國各地設有2000多個銷售網點,產品已經出口到了亞洲、歐洲、非洲等地,成為全國的起重機設備的集散地和行業的“晴雨表”。
當時的起重工業園,已是一座氣勢磅礴的工業新城,屹立在長垣縣南部,與縣城首尾相接。園區內道路兩旁,挺立著一幢幢巍峨的辦公大樓和一排排高大寬敞的廠房。一架架橘紅色的龍門吊車下面,是穿梭忙碌的工人。焊花閃閃,車床轟鳴,好一個熱氣騰騰的建設場面!
人們能夠稱中國起重之鄉——長垣縣為“北方的溫州”,可以想象,當時的長垣那種商貿云集、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
(轉載請注明中國起重機械網http://www.jmxwjd.com)